“三百题”十种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2-09-19 12:00:18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中国古籍和古代史及古典文学作品的著名出版社,其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我爱读古籍,也爱购藏古籍,多年来所购入的上海古籍版书不胜枚。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三百题系列”是我珍爱的系列丛书之一。1986年底,当我路过瑞金二路上海古籍出版社门市部时,发现后如获至宝,快乐地买下“三百题系列”第一种《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此后与“三百题”结缘,先后又买入《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中国哲学三百题》《中国历史三百题》《中国古代军事三百题》《古代艺术三百题》《中医学三百题》《社会风俗三百题》《古代汉语三百题》等十种,读后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三百题”是一套高品位、高质量和知识内涵丰富的读物。其最鲜明的特点是邀请学有所长专家学者,围绕一个个历史、文学、文化、哲学、艺术、风俗、军事、中医、古汉语等的问题,采用科学严谨、简洁准确的文字,娓娓道来,传授知识,令读者获益无限。像《古典文学三百题》选择了有关我国古代文学的300个问题,分散文、诗、词、小说、戏曲、文论这6大类,按时代先后编目。既有一般常识,也有学术性较强的专题。回答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具有工具书的性质。中国典籍数量浩瀚,《古典文学三百题》试图给中国古典文学的范围和源流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把文学必要的知识尽量包括在内,书中条目的编序基本上按文、诗歌、词曲、小说、戏曲、文论这六大类,叙述是分散于各篇的,但它又是相互联系而成为整体的,这当中包括了历代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重要的文学流派的介绍和文学一些名词、事的解释。内容编写以介绍为主,综合前人的论述,力求客观浅显,也不乏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及撰写者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和画龙点睛的精辟点评,如对唐代诗人杜甫“诗圣”和“诗史”的介绍时写道:“如果说‘诗史’的称号是从杜甫作品的历史价值角度来评价的话,那么,‘诗圣’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并且这个评价几乎是至高无上的。”对杜甫是何等的精准。杜甫是唐代第一诗人,无愧“诗圣”称号。所以这些题目具有较高准确性和丰富知识性,对于这些题目,读者可以系统地看,也可以按照需要参考选读。通过这三百题的介绍,也将起到指引入门、启发兴趣的作用。以下重点谈谈我较感兴趣的历史、文化、风俗“三百题”中的三种话题:

《中国历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其将我国浩瀚、绵长的历史析成300个精要的问题,以中国历史的起源、发展演变为经,以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政治制度为纬,兼及民族文化、宗教思想诸方面内容,以使读者对我国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有个概要的了解。如上海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杨善群撰写的“吴越两国是怎样争霸兴亡的?”叙述了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历史: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国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两国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吴数次遣使请和,遭拒绝。三年,城破,吴王夫差“逃到附近的姑苏山上,不久即被越兵追获,自刎而死”,吴国灭亡。而越国通过此次吞并吴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可见书中对每件史事叙述来龙去脉清晰,是非得失拿捏准确,这是一本学习中国史不可多见的参考读物。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全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我国悠久和丰富的古代文化的概貌作了叙述和介绍。内容涉及广乏,有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礼俗、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体艺术、文化交流等。在内容介绍上,既吸收前人及当代研究成果而又保持作者自己的见解,文字浅显、生动,引发读者的兴趣,并为进一步探讨提供一些线索。例如在“什么是科举制度”问题中,对我国科举制度的来龙去脉文化现象作了生动的叙述,还指出“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创设的科举制度,使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发展到明清时代“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会试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殿试在会试后同一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统称进士”。全书对我国历史文化现象作了生动的叙述和介绍,也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入门书。

《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卷前有著名史学家方诗铭1990年3月撰写的《序》,其写道:“社会风俗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出现,因此,这本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现象;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嬗递演进,社会风俗也不断地变化发展,并时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这又是一个新话题。”所以这是个与人们密切相关,既旧又新的有趣话题。该书主编胡申生先生是上海大学教授,也是沪上知名的社会学家,长期致力于我国社会风俗研究。这次他倡导和主编此书,是他才华和史识得到一次完美的展现。承蒙邀请,使我也有幸成为撰稿者之一。全书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社会风俗做出重新认识和积极评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经济贸易、岁时节令、婚姻丧葬、家族人生、游艺体育、信仰禁忌、著述人物等,不乏精辟的叙述和介绍。如笔者在撰写“中国的岁时节令有什么特点”一题时说道,中国的岁时节令特点,可归纳为六点:一是“中国节日风俗具有这农业文化特色”;二是“藴含着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三是“讲究礼仪、礼俗于风俗结合”;四是“节日在形成中,许多历史人物也被赋予永恒的生命进入节日”;五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传承性,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六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融合性和内聚力”。把我国岁时节令的特点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叙述。此书一卷在手,不仅可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社会风俗的内容和特点,还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台海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本珍贵文献。因此,这本书出版不久,就被台湾多家出版社青睐,提出了购买版权的要求,后台湾建宏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了豪华型、繁体字、精装本的《社会风俗三百题》,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也让我们获得了第二笔版税。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