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31

作者:朱晓琳    更新时间:2013-08-13 09:32:22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海关,向永辉一家四口排在长长的队伍里等候通关。前面有四条通道的绿色电子屏幕上都闪动着几个同样的大字:中国公民通道。向永辉下意识按了按左胸口袋里的护照,朝妻子使了个眼色。邵琳琳明白丈夫的意思,他们一家都持有中国护照,否则走外籍公民通道的话,那里的队伍更长。

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飞行,大人孩子都非常疲劳。枫丹问妈妈:“我们到上海了吗?为什么要站在这里排队。”邵琳琳蹲下身子耐心向女儿解释:“我们是从法国回来的上海人,所以要让海关的先生小姐检查证件。”

小女儿白露好像连提问的力气都没有,她一屁股坐在地上,身体倚靠着爸爸大腿。向永辉抚摸了一下女儿头顶,“白露乖啊,等出了海关爸爸就去给你们两个买冰淇淋。”白露仰起脸摇了摇头:“爸爸,我不要冰淇淋,我要睡觉。”

一家人终于排到海关窗口前,那女关员很年轻,也许大学才毕业。然而她脸上表情很呆板,无一丝笑意,再说又戴了副眼镜,那张年轻的面孔看上去就有点冷冰冰的。海关小姐翻了翻护照,镜片后面的眼睛雷达般扫过向永辉的脸,问道:“1987年出国后第一次回来吧?”她没有对向永辉使用任何称呼,而且是居高临下的口气,好像她不是海关官员而是警察。

向永辉在法国呆久了,一下子很不习惯面对这样生硬的女人,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是”。同样没使用称呼。

海关小姐把向永辉的护照收进抽屉,用手指着海关黄线以内一间屋子说:“去,先到那里去查查有没有艾滋病,然后才能出关。”她转过头看见排在向永辉身后的邵琳琳和孩子,赶鸭子般挥挥手:“去,去,一家人都要检查。”

向永辉耐住性子问:“凭什么我们一家要接受艾滋病检查,是强制措施吗?”

海关小姐嘴角歪向一边牵出一丝冷笑:“对,国家有规定,凡是在国外停留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回来都要检查。”她说这话时口气中带着点幸灾乐祸,不知是真心拥护这项检查措施,还是内心嫉妒有资格出国的人,毕竟如向永辉这样在海外一呆就是十来年的中国人还不太多,遭人眼红是很自然的。

邵琳琳听见丈夫与海关小姐的全部对话,走上前来说:“既然是国家规定,我们可以接受检查,但请你先出示政府的有关文件给我们看。”

海关小姐打量了一番邵琳琳,看不出这个浑身上下不过T恤衫加牛仔裤的女人有什么权力来命令自己出示文件,她用更加高傲的口气回答邵琳琳:“看什么文件?不去检查就让我们领导来跟你谈。”

邵琳琳已经很多年没听到“领导”这个词了,她似乎这一刻才明白自己真的回到了中国,这片她本来再熟悉不过的土地。

一个同样身着海关制服的中年官员走过来,他先朝海关小姐做了个手势,又微笑着对向永辉说:“向先生,请你们一家跟我来吧,免得影响后面旅客通关,我可以向您解释这个规定。”

向永辉和邵琳琳无奈地接受了验血检查,还得每人支付二百元人民币检查费。夫妇俩掏遍口袋都凑不出四百块人民币来,只好用法国法郎支付。检查室隔壁设有专门的兑换处,那里以当天人民币兑换法郎的最低价将零头找给向永辉。找钱的时候那个女人头也不抬地顺口告知向永辉:“一个星期后检查通知会寄给你的。”幸好两个女儿尚未满十八岁,可以免于艾滋病检查。

向永辉一家在海关整整折腾掉一个多小时才走出机场,向永辉大哥永耀,邵琳琳哥哥邵忠良嫂子桂玉芳都在接客区翘首以盼。邵琳琳见到自家亲人顿时眼圈红了,她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蛮好不要回来的。”

桂玉芳搂住邵琳琳:“啊呀,琳琳你现在都是法国名教授夫人唻,坏掉点钞票无所谓的,犯不着动气。要晓得现在国内恨不能把你们外国回来的都当成唐僧肉,人人上去咬一口。”桂玉芳一边说话一边眼光上上下下打量小姑,她看不出邵琳琳除了比当年出国时老气几分还有什么变化,邵琳琳穿着打扮简朴得有些土气,跟上海人家里的外地小保姆没什么两样,一点都不像教授夫人,桂玉芳似乎有点失望。

邵忠良还是那样不爱说话,兄妹分别那么多年,他只说了句“琳琳我们早点回家吧,你也好休息休息。”好象邵琳琳只不过出门去逛了回菜市场,现在该回家了。

向永辉大哥永耀见了两个侄女,赶紧跑到机场外的小店里买来冰淇淋和可口可乐,他得先招呼好弟弟的两个双胞胎千金才是。等邵家哥嫂跟向永辉夫妇寒暄得差不多了,向永耀才说:“永辉、琳琳,你们一家跟我去太仓住吧,家里房子翻新了,有三层楼呢,顶层全给你们一家空出来了。”向永耀是个实在人,父母不在,他作为长兄有责任照顾好弟弟一家。

桂玉芳打断向永耀的话:“大哥,你哪能想得出叫永辉琳琳住到乡下去呢?他们是从法国回来的哎,不是乡下插队落户返城。永辉要在上海开国际会议,枫丹、白露两个小法国人还要逛逛上海,当然要住到我们家去的。”

向永耀红了脸不再出声,他自从认识桂玉芳起就有点怕这个伶牙利齿的女人。倒是邵琳琳不想让大伯哥难堪,忙说:“大哥,我和永辉今天先跟哥嫂回去安置行李,过两天一定带孩子去太仓看你,也得给爹妈扫墓呀。”向永耀听了邵琳琳这番话,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他觉得弟媳妇人真不错,比自家弟弟永辉还想得周全呢。

枫丹、白露小姐妹俩虽然也会说中国话,可她们觉得这一刻大人们讲的中国话好生奇怪,又快又脆,一句都听不懂。急得小姐妹俩只好跟父母说起了法语,这样才能让大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她俩身上来。

邵忠良叫来两辆出租车,他和妻子坐前面一辆,让载着向永辉一家四口的车跟在后面,一直驶向浦东。

一路上,向永辉和邵琳琳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车窗外,还争相询问出租车司机所经过的那些道路名称。司机有点奇怪:“你们两个上海话会讲,上海的路倒不认识,大概在外国待长远了吧?”

向永辉自嘲:“师傅,你猜得不错,我们就是外国回来的乡下人,到了上海不认得路了。”

邵琳琳记忆中的上海永远是个灰色城市,无论建筑还是路上行人服装,很少有醒目的亮色。然而这一刻车子正好经过虹桥古北新区,行道树绿荫下坐落着数不清的欧式风情别墅。稍远处的高层公寓,一栋栋天蓝、粉红、湖绿、柠檬黄错落有致,不再是中国人眼中曾经看惯的清一色灰色水泥外墙,这儿住宅区的环境几可与夏野勃朗叙媲美。邵琳琳不由得惊叹道:“原来中国人的房子也可以造得这般漂亮,就像女人选择衣服,没有人限制你喜欢的色彩。”

出租车司机接口道:“这些房子都是商品房,谁有钱就可以买,不问级别的。”

向永辉这才知道原来上海也有了商品房,中国人终于可以不再依靠单位福利分房来解决居住问题了。他问司机这样的商品房要多少钱一平方米,司机说:“那我可不清楚,反正我一个开出租车的肯定买不起。”

车子开上南浦大桥,从车窗向外看,黄浦江水如同一条舞动的绸带,那些大小船只缓缓驶过,给绸带添上缕缕褶绉。向永辉惊喜万分:“嗨,如今过黄浦江不用再坐摆渡船啦。”司机说:“黄浦江上很快还要再添几座桥呢,地下的过江隧道也通车了,浦西浦东环线路早就联成一体,谁还会去乘摆渡船?”

车子前方出现一大片摩天大楼,司机主动介绍说:“这是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那座最高的建筑叫‘东方明珠’,就是电视塔。”

向永辉和邵琳琳不约而同把头伸出窗外,车速太快,他俩来不及欣赏高楼大厦的风姿,出租车已经从高楼森林中钻了出去。

枫丹问妈妈:“这是巴黎的拉迪方斯吗?”对所有生活在法国的人而言,巴黎新城区拉迪方斯便是摩天大楼群的代名词。

邵琳琳笑了:“不是巴黎,我们回到上海了,这是上海的‘拉迪方斯’”。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