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春日,向永辉坐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候机大厅里,焦急地等待大哥永耀出现。向永辉从来没坐过飞机,当然也没来过飞机场,他这辈子所有的长途旅行经验只不过是从老家江苏太仓坐汽车到上海市区,全程不足两个小时。可今天向永辉要去法国了,那是个何等遥远的地方,得从虹桥机场出发坐上十几个小时飞机才能到达。大哥说永辉是向家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而且是被政府公派出去的,所以大哥无论如何要来为小弟送行。向永辉知道大哥天不亮就开着手扶拖拉机进城送蔬菜,得卖掉那些菜后才能赶来飞机场。拖拉机不能进入机场停车区域,大哥很可能还得走上好一段路才能来到候机大厅。
向永辉身边有一大家人在为一个年轻女孩送行,老老少少足有十来口。每位亲人都见缝插针地对年轻女孩告诫上几句,那女孩眼泪汪汪不住点头。向永辉注意到女孩的穿着,大概像人家形容过的那样,这年头出国的中国人为了减少国外开支,尽量多带生活日用品出去。但又想避免行李超重,就把四季衣服最大可能地穿在身上。这女孩不知穿了多少件衣服,反正她浑身上下已经臃肿得迈不开步子,身边还有两只大大的行李箱和一堆旅行包。
相比之下,向永辉的行李则少得可怜。他背着发白的军用书包,脚下是一个同样暗旧的军用旅行袋,那是全家最体面的旅行用品,还是大哥复员时从部队带回来的。本来母亲想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樟木箱让小儿子带了去,可向永辉没要。樟木箱是母亲结婚时的陪嫁,几十年来母亲几乎天天要将箱子擦拭一遍,那是母亲每晚临睡前的功课,箱盖上的老式花纹图案已被擦得暗红发亮。向永辉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箱子,他的全部衣物用品还未将大哥的旅行袋塞得太满。学校外办老师说过,向永辉是国家公派出去留学的,在国外学费生活费都由国家包了,他只要努力学习就行,无须为生活操心。向永辉想到这里心里涌起些许骄傲,他是代表国家出去留学的,而身边那个女孩肯定是自费留学,所以得把家当带足了。
向永辉没想到邵琳琳会来送他,而且邵琳琳还带着她哥嫂一块来为向永辉送行。邵琳琳是向永辉大学四年里真心喜欢过的女孩,也是全班唯一没有当面喊过向永辉“乡下人”的女同学。邵琳琳和班上另几位尖子学生也参加了教育部公派研究生选拔考试,可最终F大学这届本科毕业生中只有向永辉一人被录取。邵琳琳落选公派研究生后,又尝试办自费赴美留学,也许在美国签证官眼中的中国单身女性多少有那么点移民倾向,邵琳琳的美国留学梦也没做成。
得知邵琳琳被美领馆拒签后,向永辉内心不知为何竟然有过一丝窃喜。他借口告别,把邵琳琳约到学校后门的小咖啡馆,然后鼓起勇气说:“邵琳琳,如果你愿意,我到了法国后帮你想办法出去,我说到做到。”
邵琳琳明白向永辉所说的“想办法”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恋人或未婚夫妻,即使向永辉愿意帮忙,法国人也不见得就给你签证呀。可要是为了出国就答应与向永辉确定恋爱关系,邵琳琳心里到底是委屈的。向永辉除了读书用功成绩好,似乎再挑不出其它长处。况且他身高不足一米七,上了四年大学依旧一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样子,要是班上同学知道聪明漂亮的邵琳琳为了出国竟然找“武大郎”向永辉做男朋友,真会笑掉大牙呢。因而邵琳琳在喝咖啡时反问向永辉:“你是不是觉得没你帮忙我这辈子就出不了国了?”
此时向永辉见到邵琳琳不由得低下头来,他觉得自己无颜以对这个出色的女孩。他向永辉占了全校仅有的一个公派出国名额,还想以此来增加自身条件筹码,引诱邵琳琳跟他确立恋爱关系,这种手段怎么说都不太光彩。
邵琳琳的哥哥邵忠良和嫂子桂玉芳同在沪上一家纺织厂工作,哥哥做保全工,嫂子是挡车工。大概都是刚上完夜班赶来的,二人眼圈都有点发黑。桂玉芳从塑料袋里取出一件墨绿色水洗布夹克衫,拎在向永辉跟前比试着说:“小向你看多漂亮,是我家琳琳拉着我逛了半天南京路买来的,就想让你穿着去法国呢。”桂玉芳不由分说就拉着向永辉把新衣服穿上身,前后左右一番打量又说:“小向,你人到了外国可不能忘记我家琳琳噢,站稳脚跟后快点帮琳琳也办出去,哪怕办自费也好的呀,我和她哥哥就是借债也要送琳琳出国的。”桂玉芳说话时,邵琳琳红着脸低头不语,好像本该由她表达的意思都让嫂子说出来了。
向永辉兴奋得心口突突欢跳,他暗恋了四年的女孩邵琳琳居然做梦一般地就与他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他很想听邵琳琳亲口对他说出这样的话,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幸福,他不敢再奢望更多,只是对着邵琳琳表决心似的低声道:“我一到法国就给你写信,写很多信,你要回信噢。”邵琳琳依然红着脸点点头。
大哥终于赶来了,还带来一布包母亲熬夜做成的南瓜豆沙饼,那是向家人出门时才舍得做来吃的高级食品。向永辉打开布包,执意要分出一半给邵琳琳带回家去。邵琳琳的嫂子就对向永辉大哥说:“亲家阿哥,永辉和琳琳的事情看来可以定了,今后我们两家人要常常走动噢。”大哥头一回见到邵琳琳和她家人,他不知道小弟什么时候已经把自己终生大事给定了,只好尴尬地笑笑。
向永辉在进入海关通道那一刻回过头来,他真想亲吻一下邵琳琳,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大学里同窗四年他都没拉过邵琳琳的手,何况此时还当着那么多家人的面。于是他朝邵琳琳和大哥他们几个挥挥手,快步跑向海关检查窗口。
已经看不见向永辉身影了,邵琳琳的嫂子桂玉芳情绪依旧高涨,她热情万分地与向永耀继续家常话:“亲家阿哥,有空到我们家坐坐啊。永辉在外面有什么事要办,尽管讲好了,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向永耀虽然当过几年兵见过些世面,但在初次相识的上海女人跟前还显得十分拘谨。他没敢正视桂玉芳,眼光悄悄打量了一番邵琳琳,那女孩日后有可能成为向家儿媳妇,他至少得为小弟把把目测关。
一直没机会开口的邵忠良掏出烟来递给向永耀,两个男人彼此之间便拉近了关系。向永耀说:“邵家大哥以后休息天有空的话,来我们太仓玩玩。乡下比不得上海,但水果蔬菜都是极新鲜的,来尝尝鲜吧。”邵忠良说:“要去的,要去的,我妹妹的婆家嘛,我总归要去看看的。”他们说话时把邵琳琳晾在一旁,完全忘记了这个当事人。
回家路上邵琳琳不满地对桂玉芳说:“嫂子你跟我哥干嘛急吼吼把我推出去呀,是不是怕我嫁不掉?我跟向永辉只不过是同学,之前根本还没确定恋爱关系呢,你今天就亲家长亲家短的,好像这件事敲定了一样。”
桂玉芳搂住邵琳琳肩膀:“妹妹呀,你傻不傻?自己心心念念要出国,又明明晓得向永辉喜欢你,这样的机会哪能好不抓牢呢?”
邵琳琳撇撇嘴:“向永辉是太仓乡下人哎,嫂子你不是最看不起乡下人的吗?”邵琳琳想起之前向永辉和别的同学一起来家里玩,嫂子还背地里嘲笑过向永辉的乡下口音。
桂玉芳用手指戳了下邵琳琳额角:“这个乡下人现在被公派出国留学,那他就不是一般的乡下人了,向永辉的身价要比许多上海男孩还要高,你自己心里好好掂量掂量吧。”
邵琳琳不再吭声,自父母去世后她就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很多年来是哥嫂在替她把握生活的航向,其中当然包括她的终生大事。既然哥嫂认为向永辉是她应该首选的男朋友,她就得努力去发掘向永辉的优点,以说服自己从心里接受这个从太仓农村里走出来的乡下人同窗。可邵琳琳几乎想不起大学四年里她有过与向永辉独处的场景,她只是在每回公布全班考试成绩名次时才会朝那小个子男生看上几眼,因为只要向永辉参加考试,别人就很难夺走第一名。就像这**育部选拔公派出国研究生,考试前不少人就知道自己很可能充当分母,因为向永辉也报了名,他才是最有希望成为分子的那一个。邵琳琳感觉向永辉是喜欢自己的,要不然他刚才不会听从嫂子摆布穿上那件新夹克衫。其实衣服是嫂子买的,连到机场为向永辉送行也是嫂子的主意,邵琳琳向来很少做违背哥嫂意愿的事情,毕竟他们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人。邵琳琳不知道这一刻载着向永辉的飞机在哪一片土地上空,向永辉是不是也正在想她,他真的一到法国就会来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