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及其他小说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5:45:21

十四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卜伽丘《十日谈》也及时出版问世了。

卜伽丘1313年诞生于巴黎,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商人,母亲是法国人,生下他后不久就逝世了。父亲把他带回了佛罗伦萨。他从小在商人和市民的圈子中间长达,这和他日后在作品中鲜明地表达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是很有关系的。他自幼爱好文艺,喜欢读书,萌发了将来做一个大诗人的心愿。凭着自己的爱好,开始自学诗学,大量阅读作家们的作品。有幸当时那不勒斯的宫廷比较开明,他有机会出入宫廷。在这里,他被压抑的个性和才智得以充分的施展。他同许多人文主义诗人、学者、神学家、法学家广泛交游,并接触到贵族骑士的生活。这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扩大了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焕发了他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兴趣。他在宫廷里又认识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对她产生了爱情。这一段富于浪漫情调的经历,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1338年,取材自《特洛伊传奇》的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面世;1340年,取材自《埃涅阿斯纪》的诗作《苔塞伊达》面世,这两部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次采用八行体裁写成的诗歌。1340年冬,他父亲的商业活动受到困境,经济状况恶化,一蹶不振。他也就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只好回到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他参加了行会,曾担任管理财务的职务,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托,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执行外交使命。1350年,他和诗人彼特拉克相识。1351年,他受委托去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主持学术讨论。从此,这两位人文主义者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他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并翻译了荷马的作品。晚年的他致力于《神曲》的诠释和讲解,曾主持佛罗伦萨大学《神曲》的讨论。 1353年,完成《十日谈》。1373年10月23日,他抱病在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会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1375年12月21日,卜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1348年,意大利爆发可怕的鼠疫,蔓延到了佛罗伦萨,大半居民死于这场灾难。大概就在鼠疫平息不久,卜伽丘开始《十日谈》的创作。《十日谈》的故事来源非常广泛,分别取材于法国中世纪的寓言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历史事件、宫廷里的传说及发生在佛罗伦萨等地的真人真事等等。全书由一百个故事构成,其故事所达到的思想境界有高有低,并不一致,有时差距还很大。但有一点却是相一致的,故事不再是对一人之思念,而是一幅市民生活的“浮世绘”。其中的女性角色更是各有风格,大部分都是智慧与美貌兼具的生活中的女子。比如第一天故事五,仅凭几句俏皮话就打消了法兰西国王邪念的蒙费拉特侯爵夫人;第四天故事一,勇敢追求真爱,控诉父亲的血统观念,最后为爱殉情的绮思梦达公主;第二天故事九,女扮男装,在苏丹手下做了官,并智斗恶徒,让被蒙蔽的丈夫了解到真相,最后和丈夫同回家乡的商人之妻。这样的故事在《十日谈》中俯拾皆是。在《十日谈》里,他不仅详细描写了多位女子的装束、面容,一颦一笑,甚至有了公开的**描写,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为笔下的女子赋予了话语权。她们不再是男子的应和者,而是会思考、有主见、能表达的“人”。也不能说卜伽丘在《十日谈》里呼吁了男女之间的平等,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描绘的女子是有思想、有欲求、有智慧、有勇气的“人”。虽然其中有许多通奸的故事,但是比起之前骑士文学中把女子作为实现男子自我、彰显自我的理想化标签,或者新温柔体诗歌里寄托男性世间情感的目标,至少《十日谈》给了女性发声的机会和表达的能力。

卜伽丘的小说有个鲜明的特点都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显示了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又摆脱了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和对幸福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还年轻,对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极为欣赏,在淮海中路新华书店中先后购入了《十日谈》等多种世界名著。我购买的《十日谈》为精装本,方平、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卷前刊有24幅原版的画影和译者之一的方平1980年8月18日撰写的《幸福在人间——论卜伽丘的巨作<十日谈>》的长序及《原序》。读了方平的长序及《原序》,这对了解书的思想艺术和故事情节,是大有启示和教益的。《十日谈》是意大利乃至欧洲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小说集。《十日谈》里有许多故事是赞扬妇女的善良、机智和深情的优秀品质,提倡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塑造了一批聪明、勇敢和机智的市民阶级和下层人民形象,用以表达他理想中的社会平等观念和全面发展的人的概念;塑造了从国王到农民、从僧侣到骑士,社会全体人物的群像,展现了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社会全貌,宣传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树立起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它的结构完美、语言新鲜生动活泼,叙事写人状物微妙尽致,开创了短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方法上,都堪称一部杰作,是通俗文学的经典之作。此后,一直到16世纪,意大利短篇小说风行一时,短篇小说家都继承卜伽丘的创作传统,写出当时资产阶级所喜爱的接近现实而又复杂曲折的新故事。作为从中世纪以来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意大利学者,卜伽丘不仅潜心研究古典文学,而且大胆张扬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他的《十日谈》就是一把投向中世纪禁欲主义和封建等级观念的锋利匕首。所以意大利文学评论家、教育家桑克提斯说:“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卜伽丘开创了另一时代。”

1980年我在购入《十日谈》的同年中,还先后购入(法)左拉《妇女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法)大仲马《玛戈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英)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法)雨果《巴黎圣母院》(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英)勃朗特《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美)德莱塞《嘉莉妹妹》(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俄)屠格涅夫《春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等十种世界名著等。当年一度阅读世界名著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沉醉和乐在其间,其中给我印象较深刻的当数《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简·爱》等。《傲慢与偏见》是有“教母”之称的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婚姻问题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幅幅画面。书中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结合,展示了作者对婚姻爱憎分明的见解:她嘲笑了妇人把嫁人当作衣食之计的那种委曲求全的婚姻;批评了出于一时情欲冲动而轻率从事的婚姻;指责了贵公子看中小嫁奁的那种买卖婚姻,再三强调,没有爱情的婚姻决不会幸福。作者通过富有反抗性的女主角伊丽莎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达西之间的一场恋爱经历,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当时妇女争取自由独立的精神。

《巴黎圣母院》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雷洛•克洛德,道貌岸然,残忍虚伪,他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动了淫念,便指使自己的养子外表畸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趁夜劫持少女,不料被英俊风流的卫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弗比斯,满怀嫉妒的克洛德趁二人幽会之际刺伤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致使她屈打成招被判处绞刑。临刑之际,对她充满感恩和爱慕之情的卡西莫多将她从绞刑架上救下,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前来营救女郎,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拼命抵抗。国王派兵攻打圣母院,各方展开了一场混战。克洛德在混乱中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满足其兽欲,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她交给官兵,并在圣母院钟楼顶上亲眼看着她被绞死,卡西莫多看到这一幕,愤怒地将养父推下钟楼,活活摔死,自己则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拥抱着她死去。作者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描述了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副主教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葛、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482年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性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和名著。小书叙述了简•爱自幼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但舅母无情地抛弃了她。她在一所慈善学校做了六年的学生和两年的教师。十八岁时,她受聘到桑菲尔德府学当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两人都被对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所吸引,于是不顾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深深相爱了。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有人证明罗切斯特的前妻还活着。她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平等的婚姻,于是选择了离开。后来,简•爱意外遇见了她的表兄妹们,并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但她无法抵御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于是便回到了已经失去了财富、身体也遭到火灾严重摧残、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仍然跟他结婚。在爱的沐浴下,罗切斯特找回了幸福和健康。作者通过简•爱这一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对当时社会秩序提出了抗议,表达了她对于妇女在社会上占有平等地位的向往。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