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长篇小说两种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5:38:55

罗曼·罗兰是法国19世纪末至20世前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66年出生于法国克拉姆西,1880年与父母和全家迁至巴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定居在日内瓦,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他与法朗士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公开亮出自己的思想政治观点,为新生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呐喊和叫好。1935年6月,应高尔基的邀请,他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面。1937年9月,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隔年五月底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罗兰重获自由。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1902年,发表《七月十四日》。1903年罗兰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12)和后来的长篇小说《母与子》(1927)(旧译《欣悦的灵魂》)等。以主人公人生遭际中的灵魂经历构建情节框架是他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诚如我国著名学者罗大冈所说,“伟大的心”和“真诚的艺术”是贯穿罗兰创作道路始终的原则精神。尽管《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两部长篇巨著都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广阔画面,但占着中心位置的都是主人公的情感律动和思想态势,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存在于主人公的意识里面并内化成他们精神日臻完善的动力,社会生活背景又总是随着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张弛起伏而时显时隐。是人们惯常把这两部巨著统称为“思想小说”。1980年末,我有幸购藏了新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两种长篇巨著。

我购藏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月北京第1版,1980年3月湖北第1次印刷本;《母与子》罗大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0月北京第1版。前一本是罗兰用十年功夫写定十卷,每年写一卷,连续不断,按时完成;后一本则是1922年6月罗兰移居瑞士后开始写作,停停写写,例如1933年春后曾搁笔长达两年后才继续写作,断断续续至1933年4月全书才完稿,长达十余年。《约翰·克利斯朵夫》叙述一个“天才的”作曲家奋斗成名的一生。作品以主人公一生为主要线索,构成了基本情节。次要的人物虽各自有其独特的命运和遭遇,但时时呼应主线。整部作品就像一条由许多支流汇集而成的大河,奔腾不息。《约翰·克利斯朵夫》又是一部“音乐小说”,这不仅是因为小说写的是音乐家的一生,而且整部小说无处不富有音乐色彩。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巧妙地被编织在交响乐般的旋律之中,形成一个和谐而完美的整体。作品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这首交响乐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主人公克利斯朵夫诞生时,暴涨的莱茵河河水的隆隆声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童年时期,主人公学习提琴和作曲时的明朗钢琴旋律与莱茵河的奔腾声时时交融;主人公精神震荡或创作思潮翻滚时,又常常与莱茵河的水声、涛声相交织;主人公弥留之际,在梦中又见到莱茵河,心灵达到和谐。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莱茵河成了这位艺术家一生顽强奋斗的象征。作品的主要人物都有象征含义:克利斯朵夫是力的象征,奥里维和葛莱莉亚分别象征着法国的理想主义和意大利的艺术美。三者的友谊和爱情构成了作者所追求的充满生气、摆脱旧习、和谐美好的人道主义理想世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这本书虽没有确切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甚至不清楚他的岁数,只能大概推测。因为书中是以主人公一次次的超越自我,一次次的精神飞跃,一次次的成长自己参悟生命为主线进行的。克利斯朵夫也不是完人,却是我们可以企及的英雄。他的一生也有不少错误,甚至好多次因为情欲的引诱做出了有失道德的事情,但他并未因此而迷失,因为他的心是纯洁的,信仰一直指引着他前行。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为人们提供的一个榜样,一个英雄,一个圣人的成长之路,也是给奋斗在世界各个角落有灵魂有坚定信仰的广大同胞的一个安慰。它远远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哲学书,一幅反应当时社会的巨画,还是对整个人一生生命的各个阶段心里变化的认知。克利斯朵夫的许多事迹都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翻译家罗大冈在1979年12月7日撰写的《母与子》“读后感”中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代表作者青年时代的人生理想,文章具有清新自然的抒情魅力,尤其是开卷头几卷(大致说从一至四卷)。《母与子》则完全不同。这是一本在火辣辣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斗争的炎阳照耀下写成的作品。”作者创作《母与子》时,已经是六十左右的人,也已不是一个不问世事的书斋工作者,至少在思想上他已经走上街头。所以他说“我是思想上的革命家”。作者描写女主人公安乃德说道:“爱情在女子身上,不但唤醒了恋人,而且唤醒了母亲。她自己不知道,这两种企望,融合成为一种情感。安乃德心里充满着一种需要:把身体献给一个人,他既比他强,又比她弱,他既要把她搂抱在怀中,又吸饮她的乳汁。想到这儿,一股柔情使她瘫软无力;她恨不得将全身血液都化为乳汁,为的是给他吸饮,给亲爱的人!”但是,在这种奉献的渴望中,安乃德受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支配,“她不能什么都给人。可以贡献她的乳汁,她的血、她的身体和她的爱情!可是,什么都给?她的整个灵魂?整个意志?而且整整给一辈子?不,这不可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的自由灵魂,怎么能给人呢?我的自由灵魂不属于我自己,我倒是属于我的自由灵魂。我不能支配我的灵魂。保全自己的自由,这不但是一种权利,而且更是一种宗教性的义务。”这一段,经典性的刻画出一位个性独立女性的精神意志。因此,这种女性在爱人或接受被人爱时,要求“我就爱你的不完美,如果你知道我看见你不完美,你会恼火,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瞧见。我则要你看见我不完美!我是不完美的,不完美;而且我非这样不可;我身上不完美的地方,正是我自己,比其余部分更属于我自己。如果你爱我,你就连我不完美的地方也要。你要不要?”可是,这种几乎近于极致的个性令安乃德:“如果我要委身于人,我就什么都不保留,于是我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太亲密的关系会吸尽我的精力,我自己剩下的精力就不多了。我竭力想使对方高兴,想使自己成为对方所要求于我的那种形象,这样,就会得不到好结果,因为过分地违反自己的天性,就会丧失自尊心。”这导致她信奉独身主义。对于这一形象,罗兰在与高尔基二人书简中称为:“这是欧洲妇女的新典型”“她不仅痛苦地争取着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且争取人们对自己的坚定信任。新的女性典型成了思想独立的绝妙的榜样,积极,纯洁如水晶”,不过,“安乃德是过渡时代——病态而又孕育着成果的彷徨时代的代表”。高尔基在与罗兰二人书简中言及:“她出色的灵魂,我看到了”;1927年3月28日,高尔基写道:“我个人十分赞赏,我所赞赏的正是您对妇女的态度。我甚至觉得,在法国作家当中,您第一个这样深刻、有力地提出了妇女的社会和文化作用问题。我觉得,一种新的思潮——女权制度思想已席卷了欧洲”。所以有学者认为《母与子》是法国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这种说法是贴切和精准的。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