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版本常谈》及其他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5:27:52

1977年冬季的一个下午,虽然寒风凛冽,我的内心却是热流翻滚涌动。这天我又兴匆匆地直奔坐落于绍兴路上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席冯菊年先生主持的会议。冯菊年是该社历史编辑部的资深老编辑,与他相识于1973年的春季,那时我还在一家企业当工人,由于一次偶尔的投稿被冯老所赏识,从此他就经常邀请我参加由他组织或主持的读书会和新书发布会。这样使我开眼界、受教育、长见识,也得到了一些历史读物的机会。可以说这也是我当年最快乐、最高兴的事。这次会上冯老介绍了重印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的目的和意义,他说:“一个喜爱中国古书、古史的人,一定要懂点古籍版本知识。毛春翔同志60年代中期完成的这本《古书版本常谈》,我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最完整、最通俗的有关版本学说的读物,值得大家读一读。今天我代表出版社赠送给每人一本,希望大家喜欢和用好它!”当年我虽已读过不少古籍,但对版本的含义,却并不熟悉,也不清楚。经冯老这么一说,使我开始对版本引起关注和兴趣。

回家后,首先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却没有找到“版本”一词的解释,后我在《辞海》上找到这个词的解释。《辞海》对“版本”一词是这样说的:“一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其内涵包括书籍制作的各种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形式、年代、版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内容的增删修改,以及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如藏书印记、题识、批校等。”“版”是简牍时代以木制作的书籍的一种形制,印刷术发明后,用以印刷书籍的木版也称版。书称“本”,始于西汉刘向父子校理国家藏书。刘向《别录》云:“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曰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曰雠。”这里的本,即指一书的不同本子。最初写于竹、木简上,后用缣帛与纸写书,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书籍多以印刷形式流传,版本一词的本义是指雕版印刷的书籍,是为了区别“写本”的。唐代已有雕版图书的出现,至宋代,版刻大行,名义遂定。版本二字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有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五代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版印行,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从宋元到明清,由于古籍书册多为写抄本、雕印本和活字本,并占绝对比重,所以古籍版本研究和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指这三种。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所谈的版本常识也是主要围绕抄本、雕本、活字本等展开的。

我获得的这本毛春翔撰写的《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第1版,它是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版的重印本。只是“重印时,作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可惜重印时作者毛春翔已逝世4年了。说起毛春翔(1898—1973),他无愧于“古籍版本专家”的称号。早年他也是个革命的热血青年。1926年10月,与朱曜西等人筹组国民党江山县党部,任工商部长。1927年2月北伐军抵达江山,他被推选为“人民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主席,并加入中国gcd。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毛春翔被捕,关押于杭州陆军监狱。两年后,由毛彦文等营救出狱,去江西省上饶中学任教员。1932年,毛春翔到北京图书馆工作,从此专心研究图书古籍。次年他转到杭州,在浙江省立图书馆任职。抗战爆发后,他随图书馆迁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杭州任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直至1965年退休。毛春翔在浙江省图书馆(包括北京市图书馆)前后工作30余年,对古籍版本有深入研究,精于鉴别,善于整理、保管,所以他是浙江著名的古籍版本专家。

《古书版本常谈》的特点是文字简练,中心突出,围绕“什么叫善本”“宋刻本”“巾箱本”“校本”“如何鉴别版本”等20个重点问题,采用问答结合的手法,入情入理;旁征博引,条理清晰,一清二楚。如对“巾箱本”解释道:“书之本子很小的,今人叫袖珍本。此制于正史首见于《南史·齐衡阳王钧传》,《传》云:‘钧常手自细书《五经》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巾箱《五经》自此始也。”寥寥几句就将“巾箱本”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全书虽然仅108页,薄薄的一本,文字却简洁耐读,并做到图文并茂。该书插图丰富,有“唐咸通九年刻本《金刚经》”“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金刻本《刘知远诸宫调》”,清钱大昕手校《淮南鸿烈解》等43种刻本、稿本、校本的书影,使该书更具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

伴随翻阅和收藏古籍线装本的频率增多,往往会对有关古籍版本专著也更加青睐。笔者也不离外,从爱读古籍和收藏古籍逐渐地迷上了版本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8年12月,我又先后从沪上书店购入戴南海《版本学概论》(巴蜀书社1989年6月第1版)、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魏隐儒《古籍版本鉴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朱学波《古籍版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5种版本学专著。在这5种读物中,其中影响较深的是《古籍版本学概论》、《古籍版本学》。严佐之早年在上海图书馆古籍组工作,师从版本学家顾廷龙、潘景郑。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学与古籍整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古籍版本学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卷前有潘景郑、周子美先生于1987年分别撰写的两篇《序》。潘景郑说:“其书区分五章,始之以版本认识,藉资开章明义之助;次之以雕版历史,具述自宋迄清传刻渊源,辨析公私流别,瞭若指掌,兼及抄校稿本,明其支流;次之以鉴定,别其真赝,昭人明眼;终之以考订,比勘是正,涉及治学之心法。”周子美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介绍:第一,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版本研究应包括版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观点,而且在“版本的考订”一章里具体论述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此书对抄、校、稿本有系统评述,多探本溯源之论;第三,叙述版本源流抓住典型,删冗削繁,突出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第四,引用材料比较丰富,学术观点比较新颖;第五,全书结构新颖,自成体系,融知识性与学术性于一体,很适合于教学使用。严佐之在1987年7月撰写的《后记》中说:“从最初接触古籍版本到如今编撰成这本《古籍版本学概论》,时间已经过去十五年了。”可见该书是严氏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的成果。所以出版后得到名家前辈的肯定,也不奇怪了!

《古籍版本学》作者黄永年,是我仰慕已久的版本学家。黄永年(1925-2007),著名文史学家。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古籍版本学》是他晚年版本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之一。该书黄永年于1997年撰写完稿,因为是丛书鉴于其他几种尚未完成,故拖迟至2005年才出版。该书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文字生动,简洁可读。因为此书的前身本是黄先生的讲课记录,所以,有些地方近于课堂讲录,甚至有些口语化。娓娓道来,一章一节读下来,犹如在听先生讲课一般,是一种愉快的经历;其二,此书绝无罗列概念说教之嫌,多为经验之谈。例如对雕版书籍刊印过程的描述,许多版本学教程并不涉及,但事实上雕版刊印过程和版本鉴定等其他方面有重要的关系,黄先生对此作了细致的论述,有利于我们了解、掌握。“宋本的伪造”一节,详细论述了明清人如何伪造宋本,其中多有其经验之论;其三,对不同版本按时期和地域进行论述,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黄先生将宋辽金时期的刻本按地域分成宋浙本、宋建本、宋蜀本、辽本和金本,将元代刻本分为元浙本、元建本和元平水本,而明清刻本则按时间分成几个时期,同时,将汲古阁本、清殿本、局本等提出来单独论述,加上活字本等其他版本类型,使得版本鉴定的理论体系完整、合理的建立起来。而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每种版本的特点、鉴定、研究都条理有致,清晰可鉴,十分利于初学者掌握版本鉴定的基本理论,为古书版本鉴定打下基础。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