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5:26:13

1971年4月,北京召开出版会议,由于毛泽东对历史的酷爱,决定重启动对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文革”前只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种得以标点出版,此时应继续完成。周恩来也亲自关心此项工作,并批示道:“二十四史中除已有标点者外,再加‘清史稿’都请中华书局负责加以组织,请人标点,由顾颉刚先生总其成,究如何好请吴庆彤同志提出版会议一议。”后在时任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吴庆彤主持工作会议上,通过了顾颉刚和中华书局制订的计划书,决定抽调人员集中到北京上海两地,明确各史校点完毕,由顾颉刚总其成,审查定稿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因顾颉刚的身体欠佳所限,以后此项工作实际上是白寿彝负责,由唐长儒、翁独健、陈述、王毓銓等80余位专家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于1973年底开始校点,至1978年已基本完成。自1975年秋,从北京中华书局邮购入了《史记》后,我决定要逐渐购入全套二十四史。事在人为。至1989年底,历时十四年,我购入了全套中华书局新标点本的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通常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现将我购藏的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241册、3224卷),定价334.75元及《清史稿》(48册、536卷)定价93.70元,两者合计289册,3760卷,定价428.45元。现简述如下: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975年3月北京第7次印刷本,全10册,130卷(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定价10.10元。《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简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52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之于世。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上古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记载,《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详实,内容丰富。

《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1975年4月北京第3次印刷本,全12册,100卷(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定价14.20元。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汉书》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它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跟。

《后汉书》(南朝)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1973年8月上海第2次印刷本,全12册,120卷(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80卷),其中本纪10卷、列传80卷为范晔撰,志30卷,(晋)司马彪撰。定价12.50元。《后汉书》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1975年4月北京第6次印刷本,全5册,65卷(《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定价4.70元。成书依次为蜀、魏、吴。是书文笔简洁、剪裁得体。惟史料不丰,失之简略。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220—280)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他在蜀汉做过官,30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陈寿的《三国志》流传至今。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全10册,130卷(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定价10.10元。书成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记载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1987年1月湖北第3次印刷本,全8册,100卷(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定价14.85元。纪传成于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志成于隆昌元年(494)。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记述了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国至刘准亡国的六十年(420—479)的史实。宋是继东晋以后在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1987年11月北京第4次印刷本,全3册,59卷(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定价6.20元。成书于约南齐梁普通七年(526)。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的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1987年11月北京第3次印刷本,全3册,56卷(本纪6卷,列传50卷)。定价5.30元。成书于贞观十年(636)。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的56年间历史,也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姚氏父子虽为史学家,却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3月第1版,1987年12月北京第4次印刷本,全2册,36卷(本纪6卷,列传30卷),定价3.15元。成书于贞观十年(636)。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的33年间史实。陈朝封建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陈书》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其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8卷,《天嘉起居注》3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10卷,《太建起居注》56卷,《至德起居注》4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1974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本,全8册,124卷(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定价9.30元。记述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收撰《魏书》,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据他自己说,可资参考者,主要有邓渊的《代记》十余卷,崔浩的编年体《国书》(一称《国记》),李彪改编年体为纪、表、志、传综合体国史等,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其余就是当时还能见到的有关谱碟、家传。魏收与房延佑等“博总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撰成《魏书》。此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志。它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记载了鲜卑氏族的名称及所改之姓、官制和制度的变化,为研究拓跋部落的发展扩大及汉化提供了完备的资料,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1987年12月北京第4次印刷本,全2册,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定价4.25元。书成于唐贞观十年(636)。记东魏建国,北齐伐东魏至北周灭北齐(534—577),共44年历史。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1987年11月北京第4次印刷本,全3册,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定价5.70元。书成于唐贞观十年(636)。记魏文帝大统元帝至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35—581)间西魏二十二和北周二十五年历史。

《隋书》(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全6册,85卷(本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定价5.80元。此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唐武德四年(621),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629),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所以该书也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1975年6月南宁第1次印刷本,全6册,80卷(本纪10卷,列传70卷),定价6.30元。书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记述了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至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即南朝宋、齐、梁、陈四国170年史事。《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此史书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1974年10月天津第1次印刷本,全10册,100卷(本纪12卷,列传87卷,序传1卷),定价10.30元。书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233年的历史。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1975年5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全16册,200卷(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定价16.30元。书成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它修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对后晋大举进攻,史籍遭劫自也难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记载唐二十一帝290年历史,保有原始资料较多,为治唐史必读之书。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1975年2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全20册,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定价19.55元。前后参预修史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1986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本,全6册,150卷(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定价11.70元。成书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记载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53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的这段历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中华书局1974年12月第1版,1974年12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全3册,74卷(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定价2.85元。书成于宋皇祐五年(1053)。记载自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的53年历史。《新五代史》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1985年6月湖北第1次印刷本,全40册,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定价80元。全书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1343)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1345)十月,《宋史》匆匆成书。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二千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它也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系统的一部书。

《辽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1987年11月北京第3次印刷本,全5册,116卷(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另附《国语解》1卷),定价9.40元。书成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记载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辽朝是10世纪至12世纪的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根据考证,一般认为辽采取双重国号制度。辽朝与北宋、西夏并立,比北宋的疆域还要大。

《金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1987年11月第3次印刷本,全8册,136卷(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另附《金国语解》1卷),定价17.40元。书成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166年历史。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元史》(明)宋濂、王袆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1987年11月第3次印刷本,全15册,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定价28.30元。成书于明洪武三年(1370)。记载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至元顺帝北亡的160年蒙古帝国和元朝历史。《元史》的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宋濂修《元史》时,遵照朱元璋的意图,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因此《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

《明史》(清)张廷玉、万斯同撰,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1974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本,全28册,332卷(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定价26.60元。成书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记载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的27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从第一次开馆至清雍正十三年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最后谈谈二十四之后的中华书局版《清史稿》。它由张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版,1986年8月湖北第2次印刷本,全48册,536卷,定价93.70元。据《清史稿·初版说明》记载:民国初年,设立了由张尔巽任馆长的“清史馆”,开始编写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100多人,从1914年开始至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14年。体例上传承“正史”,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常,但编者把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使读者能得到比较系统的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书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这部《清史稿》仍有它的参考价值。此书由袁金铠主持,金梁经办,1928年出书,初版1100部。《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初版时,由启功、王钟翰、孙毓棠、罗尔纲、刘大年、吴树平等知名学者对该书作了点校、整理,使新版的《清史稿》更具科学、精准的参考文献价值,也是研究清代史必备史书和文献资料。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