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购入《历史故事》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4:53:57

小学四年级时,我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文学《说唐》等,但这些读物毕竟是演义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其虽通俗易懂,却缺乏历史的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历史学家吴晗说:历史故事却是“它既说人,又说事,有情节,有变化,具有一般故事的职能,而又是科学地根据历史文献写成的。”(《历史故事·序》)所以历史故事必须以“历史文献”记载为根据,才可演绎出故事情节。记得我那时购入的这套《历史故事》,就是以历史文献记载为根据,演绎出的历史故事。

那是1965年1月1日的元旦,为了给节日留下美好而快乐的收获和纪念,我萌发了买本书作纪念的念头。那天风和日丽,我再次来到了徐家汇的那家我去过的新华书店。在书店的少儿读物柜台,我发现了这套似曾相识的《历史故事》。我对站柜台一位女服务员说:“阿姨,请将那本《历史故事》拿我看看,我想买下!”“那可是4本一套的,价格共计7毛钱!”我点头回答说:“可以!”因为不久前我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听过《历史故事》中的个别篇段的播出节目,印象是故事精彩,是一种很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欣赏的读物。所以,我略作翻阅,掏钱买下了!

《历史故事》北京出版社1963年6月出版第1版,我购入的这套为1964年3月第3次印刷的版本。共4集、4册、38篇,每篇约3000字,篇篇配有一幅插图,如第一集中吴晗撰写的《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那篇中就配有一幅“窦建德带领了部下二百人投奔高士达”的插图,生动地展现了窦建德举剑起义的决心;又如第三集张习孔撰写的《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文中,也配有一幅“屈原对着广阔的田野,望着滚滚的江水,朗诵自己的诗歌”的插图,再现了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再如第四集中史目撰写的《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指南针》的文中,也配有“指南车”和“司南”插图,展现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所以《历史故事》在我眼里首先是一部图文并茂的读物。其次,书在取材和写法上也作了精心编排。卷前有吴晗1963年1月撰写的《序》,他在谈到该书的取材和写法时说:“为了使我们这一代、下一代有科学的历史知识,就必需经过选择,从丰富多彩的历史实际中,重点突出某些先进人物的斗争事迹,无论他的活动是属于政治、经济或文化范畴的,他的成就或失败都可供我们在工作中借鉴。”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所以他接着说:“这套书里第一本从窦建德到邹容,都是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或革命家的斗争故事;第二本从北京猿人、安阳殷墟到颐和园,都是人和自然界的斗争及生产、城市建筑的发生和发展的故事;第三本从屈原到郑板桥,则是属于历史文化范畴的;第四本从丝绸到滑冰,则以事为纲的文化史话等等,……大体上每本都以类相从,按时代先后排列。”其三,撰稿者大多为当时著名史学家或学者。如吴晗写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胡如雷写了《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贾兰坡写了《我们的祖先——“中国猿人”》、罗哲文写了《万里长城的历史》、任继愈写了《战斗的无神论者范缜》、侯仁之写了《地理学家徐霞客》、常任俠写了《我国古代的舞蹈艺术》等,由于文章皆出自专家学者之手,所以其史料扎实、头绪清晰、内容精彩,尤为称道的还达到了文字简洁、通俗、流畅、可读的效果。如罗哲文在写万里长城的历史时说:“人们常说‘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的,万里长城能够绵延万里,连成一线是由秦始皇完成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万里长城的修造,早在秦始皇以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寥寥数语,将万里长城的形成和历史演绎叙述得一目了然。又如侯仁之在讲述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时说道:“他每一次的出游,主要是依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且他所到之处,又多半是一般人足迹难到的地方。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至于人事的挫折,比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徐霞客一日行程终了,总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寥寥数句,将徐霞客不畏艰险、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旅行家的必读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还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据吴晗说原计划“第一批选辑了八本,以后还准备继续出下去”。可惜后来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干扰,不仅没有“继续出下去”,而且“八本”也没出齐,吴晗本人也在不久后的“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